| 
           《索罗斯与泰国金融危机》 
                                                        
          --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 
            
              作为业余哲学家的索罗斯 
           
              
          尽管完全有财力享受世界上的各种奢华,但乔治·索罗斯对此却很少有兴趣,自己的生 
          活十分简朴。他真正的爱好是为别人花钱。如果对某个慈善项目感兴趣,索罗斯就会慷慨地 
          向其提供资助,为此他可在一天之内掏出1亿美元。只有一件事索罗斯是一个子儿也不掏 
          的:有关犹太人的项目。“我保持中立。”这位生于匈牙利的犹大人如是说。 
           
              
          索罗斯想拯救整个世界。这位金融投机商承认,他有时把自己视作一个神。无论如何, 
          这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所做的善事是不容抹杀的。例如,他捐献了5000万美元以上的资 
          金,用以在受战争破坏的波黑采取援助措施和在萨拉热窝建造一个紧急供水系统。为了防止 
          俄罗斯科学家在苏联解体之后为中东的独裁者服务,索罗斯承担了他们中将近1/3的人的 
          年薪。 
           
              
          索罗斯对世界进行改良的愿望与他个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但是,这位业余哲学家却不 
          能容忍世人以一种完全扭曲的理论来解释他的善行。索罗斯认为,元节制的资本主义已成为 
          自由人类最大的威胁。他说:“我只能一再对盲目信任市场的魔力发出警告。”“市场中留 
          有投机的空间是各国政府的错误。” 
           
              对索罗斯影响最大的是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索罗斯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时听过他 
          的课。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为索罗斯向世界专制政权宣战提供了合适的理论 
          依据。索罗斯亲身经历过独栽政体的暴政。在纳粹占领匈牙利时期,当时还是一名犹太儿童 
          的索罗斯曾被父亲用篡改过的身份证明隐藏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政府官员家中。二战胜利之 
          后,索罗斯一家移民到英国。 
           
              索罗斯一向把自己看作一个“未能实现当哲学家抱负的人”。如果读了他最近就全球化 
          问题发表的长篇大论,你一定会得出同样的印象。按照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史蒂夫·汉克 
          的说法,他以此证明了“一个清醒的头脑和大量的金钱并非必然并肩出现的"。 
           
              
          索罗斯自己也认为他离精神错乱并不太远。他的祖父就是偏执狂。他偶尔也幻想自己会 
          发疯。对个人健康的担心使他开始追寻人生的意义,为此他成立了开放社会研究所。 
           
              
          索罗斯被看作是一个变化无常、思想跳跃性很强的人。他多年的老友、摩根一斯但利资 
          产管理公司老板巴顿·比格斯说:“他(索罗斯)对市场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直觉。” 
           
              
          当然,这并不能保证这位金融界的杂技演员偶尔也会失误。例如,在1994年对口元的 
          投机活动中,他在一天之内就损失了6亿美元,对此他个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乔治·索罗斯在有生之年永远不会得到英格兰银行的原谅。1992年他投下了巨额赌注 
          与英镑较量,结果严重损害了英国为防止货币贬值所作的努力并使英国被迫退出了欧洲货币 
          体系。 
          |